空谷跫音--护持贤劫千佛(连载十六)----大风无言老师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12  浏览次数:1460
②顿现观是前真见道,渐现观是后相见道—缺一不可
  这里便依项目区别,来阐明 世尊所说经文之意旨:
  【顿、渐之别】。世尊开示“入见道”有二:“顿现观”以及“渐现观”;须先有“顿悟”再来“渐修”,这两者皆须“现观”成就,而且要两者皆亲证圆满后,才得满足“见道位”。
  这“渐现观”本非刹那间、顿时可得圆满,这已清楚说明了琅琊阁的“真见道、相见道都是入地”、“相见道是几刹那、以刹那计,可快速成就”之主张都违背 世尊所说,完全违背了这见道现观之“渐现观”须“渐渐、次第、长久”修学的至教量(当知唯有未离胎昧之圣位菩萨再来人间示现时,可于悟入后迅速成就见道功德)。世尊说“顿、渐”的“语意、用词”非常明确,除非琅琊阁自说他已不懂中文了,否则“顿时”是“立时、瞬间”、“渐时”是“次第、渐渐”的意思,只要是懂中文的人都非常清楚的。或许有人还要来补救说:“这‘顿、渐’固然用字不同,但都是很快。”然若是如此,如来当开示为“顿、速”、“顿、即”、“顿、快”,如何娴熟梵语及中文的圣 玄奘菩萨还可能会翻译成“顿、渐”呢?是知此救失的言论无理,当信受 世尊在此《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开示的至教量。
  ③顿现观是真如总相之正观,渐现观是真如别相之正观
  【总相、别相之异】。世尊开示这“顿现观”是缘于“总相”,“渐现观”是缘于“行相、别相”。这缘于“总相、别相”的道理就是圣 玄奘菩萨于《成唯识论》卷9所说:
别“总”建立,名“相见道”。[《大正藏》册31,页50,上17-18。]

  这“别”于“总相”之所缘,是以缘于真如“总相”之外的诸“别相”来建立“相见道”,此即 世尊在《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于“渐现观”所说缘于“别相、行相”,这就是“相见道”。《成唯识论》卷9又说:“以真见道,不别缘故。”[《大正藏》册31,页50,上19-20。] 此即重申这“真见道”是不缘于“别相”,即只缘于第八识的真如“总相”的意思。
  如是依《成唯识论》,先证的“真见道”所缘是真如的“总相”,即 世尊所说缘于总相之“顿现观”。因此,“顿现观”即圣 玄奘菩萨所说的“真见道”,而缘于“别相、行相”的“渐现观”即是“别(于)‘总’(相而)建立”的“相见道”,缘于真如的各种别相故。
  学人先顿悟第八识而得现观真如,是以一念相应慧证悟“真如总相”,此即“真见道”,般若慧眼得生,再现观这真如心体无作无为的清净自性,转依此真如清净性,安忍于此智慧不退。之后再于第八识真如心出生一切法时的“行相、别相”,渐次现观不同境界中各种行相的真如心,而渐次亲证别相智,此即 世尊说的“渐现观”之缘于“行相、别相”,即别于“缘于总相”的“真见道”而称为“相见道”。
  亦如当来下生 弥勒尊佛于《根本论》中所说:
云何名为现观边智谛现观?谓此现观后所得智,名现观边智。当知此智第三心无间,从见道起方现在前;缘先世智曾所观察下上二地及二增上安立谛境,似法类智世俗智,摄通世出世,是出世间智后所得,如其次第于一一谛二种智生。[《瑜伽师地论》卷55,《大正藏》册30,页606,上6-11。]

  此段圣教中已经明说“现观边智”即是相见道,这是从“第四现观”—“现观智谛现观”所摄之“内遣有情假缘智”、“内遣诸法假缘智”与“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这三品心修证完成而不起疑惑时,方能心心无间进入第五现观—“现观边智谛现观”修学十六品心;可见得相见道绝非几个刹那即可完成。然而即使是真见道之心得决定,这个真见道的完成也要历经率尔初心、寻求心、决定心等三心而心心无间时,方入真见道位;然而此真见道的率尔初心则是要历经久时的修行方得,而从真见道的率尔初心转入第二刹那的寻求心中,也不是几个刹那便得,甚而参禅许久找到第八识心后仍几经怀疑不决,最后终于得到大善知识的印可时,方能转入决定心中,完成真见道的功德,方名“第七住位不退”。如是事实,观于禅宗祖师的参禅访道即可印证。
  真见道成就,随后转入相见道位中的观行时,是要以真见道位的“根本无分别智”为基础,于各种相中观察真如,这也绝对不是几个刹那可以完成的,观乎 世尊为诸阿罗汉宣演《大品般若》二十几年方才讲完,令诸阿罗汉得以入地,又岂是琅琊阁说的几个刹那即可完成?这便是《解深密经》中所说的七真如的观行。对于“现观边智谛现观”以及七真如的观行,圣 弥勒菩萨论中甚至说到要“缘先世智”继续观行,岂是真见道当下的几个刹那便可完成。琅琊阁等人都有文字障,只看“刹那刹那心心无间”,在自己没有实证的前提下便认为是世相上的几个刹那,都不知这是说心中都无所疑,前心后心从无间断、从无所疑的信受所证的第八识即是真如,不曾有一刹那间生疑。彼等诸人真可谓为少闻寡慧之初机学人,也是生来即有文字障之初学人也。
  又圣 玄奘菩萨将“相见道”须久时修的道理说与窥基菩萨,如《成唯识论述记》卷10所载:
  
以见道位体性稍宽,乃至“相见道”“后得智”起位久时,犹名“见道”。[《大正藏》册43,页589,中29-下1。]

  当学人入“相见道”而开始发起“后得智”,乃至在此“后得智位”修学很久了,仍然还是在见道位中,犹然无法圆满见道,不入圣位、修道位;因此,相见道绝非“刹那”可得成就。
  琅琊阁应知《述记》已有如此清楚开示相见道之修学不易,也许他们仍然读不懂如此浅易的说明,但怎能不知道师父 平实导师已于2003年《灯影—灯下黑》引述及解说 [ 平实导师,《灯影—灯下黑》,佛教正觉同修会(台北市),2003年5月初版,页414-415。],于著作《涅槃》时又再度为大众阐释这道理 [ 平实导师,《涅槃—解说四种涅槃之实证及内涵》下册,正智出版社(台北市),2018年9月30日初版首刷,页310。],为何琅琊阁还要诳惑世人说“真见道、相见道都是入地”?彼等显然无视相见道是渐次、次第、久时修持之理!
  又,圣 玄奘菩萨于《成唯识论》卷9说:
  
菩萨得此二见道时,生如来家、住极喜地。[《大正藏》册31,页50,下14。]

  这意思是:
  菩萨得此二种见道—“真见道”与“相见道”皆圆满时,即是生如来家、住极喜地(初地),得入圣位。
  因此,仅有“真见道”即“非得此二见道(圆满)”的菩萨,则“不是住极喜地”—“非入地”。因此,琅琊阁“真见道、相见道都是入地”的说法是违背了《述记》,也违背了《成唯识论》,更违背了 世尊于此《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所说的至教量。当知“相见道”是“渐现观”,绝非“刹那可得成就”,如何更回溯“先前”(久远之前)的“真见道”而说“真见道即是入地”?
  ④顿现观是自内证圣智之真见道,亲证真如
  【自内证】。世尊阐释“顿现观”是“自内证真谛圣智”,世尊又再阐释“自内证‘最胜义智’所行境界”,依此自内证胜义真谛智所行境界而说亲证“胜义”—真谛—真如。
  这真见道之“自内证”即是以一念相应慧成就大乘胜义,即触证 如来至圣之圣教胜义所说之真如,由此生起的智慧称为圣智—根本无分别智。外于第八识真心的亲证,即无真如可观可证故,所以者何?离于真识如来藏即无一法可得故,更何况能有“识外的真如”可证?《成唯识论》从初始至终了,不断说明无有识外的任何一法可得故,琅琊阁等人竟然连论名都搞不清楚,当然整部论都会读不懂。
  而此自内证是以一念相应慧成就,亲证者依慧眼现见,即“顿时、顿悟”之现观,故名“顿现观”。此亲证是“自内证”,非假托于外法之本质,即“胜义无相”,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唯识诸经论共说的“真如无相”。如来于《大乘入楞伽经》卷7说“内证净真如”[《大乘入楞伽经》卷7〈偈颂品 第10〉,《大正藏》册16,页633,下25。],即“自内证”所缘的是“清净真如”,即是于一切杂染清净法中自性清净的真如心,如是亲证真如者就是亲证“真谛”—实相心—如来藏第八识真如心。又,圣 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73说明此“胜义无相”是自内证:
  
问:若尔,云何证知其相?
答:“自内证智”之所证知。[《大正藏》册30,页701,上28-29。]

  疏解论文大意如下:
  问说:既然胜义是无相(非世间法之一切相),如何可知所证这胜义之相呢?因为此“胜义心”是能被贤圣的意识心所缘的对象,即意识心王以意识的心所法—“亲所缘缘”,来缘于这“疏所缘缘”—胜义心;因此“胜义心”能作为意识心所缘的对象,必定有其相貌;也就是以意识心与心数法为见分,而其所缘的胜义相就是真如相分。然 如来开示胜义谛之“胜义胜义”—真如本自无相、非世间一切相;然则如何可确知亲证了这无相的胜义—真如呢?
  弥勒菩萨答覆说:这是“自内证智”之所证知。也就是说,此胜义之相是自己向内所证得,是由于一念相应慧之慧眼而证知,非外托于诸被变生、本质有相的世间诸法,因此本不假托于诸外法众相之本质;由此得证的“胜义真如”本自无相—无世间一切相,从来无碍这自内证。
  此“自内证智”即 世尊金口圣谕之“自内证‘真谛圣智’、自内证‘最胜义智’”,以此自内证所证既是真谛—胜义—真如,“最胜义”即此“胜义胜义”,即指称真如心,非世间之聪明俗智可思可议,如圣 无著菩萨于《摄大乘论本》卷下说:
  
不可思议为相,谓:真如清净,自内证故,无有世间喻能喻故,非诸寻思所行处故。[《大正藏》册31,页149,中23-24。]

  这意思是:
  “不可思议”为“相”,所谓:所证得的“真如”清净—超越一切世间染净,是真实清净;又此是“自内证”的缘故,所证的“真如”是真实与如如的内法,无有世间任何譬喻可以来形容引喻的缘故,过于一切世间,非诸世间一切寻思所行可至之处的缘故。
  “自内证”的胜义—“真如”,自性绝然清净,其“相”不可思议;以“真如”非世间一切相,非世间一切譬喻所能为喻,非一切世间寻思之智所行,故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此自内证之真如,即中国历代禅宗祖师所亲证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涅槃妙心,故说“明心开悟”,悟后即能渐通般若诸经。
  世亲菩萨在《摄大乘论释》卷6说此胜义“内自证”即是“现证真如”:
  
从是已后,现证真如,此现证位不可宣说,内自证故。[《大正藏》册31,页351,下27-29。]

  这意思是:
  从此以后,学人得现前亲证此“真如”心体,此“现证位”所亲证之实际无可以言语描摹、譬喻宣说,因为这亲证、胜解“真如”全然是“自内证”的缘故,非世间譬喻所能为喻,过于一切世间之所寻思。
  “内自证”—内法所证—非于外法所亲证,即说“现证真如”—现观亲证真如心第八识如来藏,因为犹如《成论》所说:“真如亦是识之实性,故除识性无别有法。”无有第八识外的任何一法可得故,何况能有识外的真如可得,而琅琊阁否定说“证第八识并非大乘见道”,岂不是无知愚痴!
  世亲菩萨又再诠释:
  
所缘谓“真如”,能缘谓“真智”。[《大正藏》册31,页352,上1。]

  疏解释文大意如下:
  证悟者亲证所缘所证得的对象(境、所缘缘)是“真如”,能缘真如的则是“真智”,如是智慧与所缘的真如心,平等平等、无二无别。
  圣 玄奘菩萨于《成唯识论》卷9细说这真见道所证智慧为无分别智的道理:
  
此智见有相无,说无相取,不取相故。虽有见分而无分别,说非能取,非取全无。虽无相分,而可说此带如相起,不离如故。如自证分缘见分时,不变而缘,此亦应尔。变而缘者便非亲证,如后得智应有分别,故应许此有见无相。[《大正藏》册31,页49下27-页50上4。]

  疏解论文大意如下:
  这真见道依所证真如而生起的智慧,本身是有见分而无世间诸法相的缘取,因为这个证真如所得的智慧见分,不缘取一切世间相的缘故,故说此一亲证是“无相取”,所取的真如无相故;也解释说真见道的智慧不取世间一切法相故,因为只缘真如的总相故。此智虽然有能见的见分,然依所亲证的真如本身无分别于六尘的缘故,即说此智能见的见分本身亦非能取;然这不可误会成此智连能缘的见分也没有,不可说为连所缘缘的对象也没有,因为此智能缘于真如、“取”于真如故。此智所见虽然无有五蕴世间相分,然而可以说此亲证真如的智慧生起时,是带有真如的行相而生起的,因为此真如智永远不离开真如的缘故。此真如非世间法、世间心、世间体、世间相,是出世间法的缘故。学人证得第八阿赖耶识时,知此心即是真如心,更应再佐证所证即是真如心—确认此第八阿赖耶识有真实性与如如性。
  当知真如本来无相,然而可被真如智所证知,因为此真如心于世间运行时,是挟带流露祂自身如如清净、无有变易之法性,因此学人得以自内证此法性,即说此真如智带有真如的行相;因为此智的所缘缘从来是不离真如的缘故,以其所缘的行相就是真如自身的真实性与如如性的缘故,如是确认这所证的第八阿赖耶识心体确实本有真实性与如如性,一如大乘经教所示。
  如意识的自证分在缘意识本身的见分时,并非是以如来藏变生的外法而来作为所缘缘;此真见道之无分别智的见分犹然非是以如来藏所变生诸法之诸相来作为所缘,而是以内所证真智、非外所托(非有外法之本质)而缘于真如;此智见分之缘于无相的真如,也当作如是道理来理解。当知若是以这被变生的诸法、诸法之行相而作为所缘的话,这样的所见就不是真见道所说的亲证,而是如同于相见道位中所生起的“后得智”一样具有相分,因为后得智也缘于真如所生诸法的种种差别相来作诸分别、了别的缘故;因此,于此须同意这真见道之自内证所得智慧,是有见分而无相分。
  由此“自内证”及“真如无相”的道理,可知 世尊所说的“顿现观”即圣 玄奘菩萨说的“真见道”。“真见道”之后尚有“渐现观”亟需修证,因此若有人犹然执说“真见道即是入地”,即严重抵触 如来世尊所开示“入见道”包含两种现观“顿现观、渐现观”的正理。
  ⑤渐现观的后得智,即《成唯识论》所说后得智
  【后得智】。世尊于《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开示的“渐现观”则依“顿现观”的“真谛圣智”后,再有“初业智”及“后得智”。
  这“初业智”谓于业的“自性、因缘、果报、造作”皆有初分之智慧生起,即“最初分于身口意三业(行),能观照此中诸行之因缘果报而生起的真实智慧”;直至最后究竟成佛时,“业智”具足圆满,即为如来地之“随业智力”;此亦可通于“十八不共法”的“身、语、意业随智而为前导”。
  当学人亲证真如心,证知真如心不生不灭而能出生诸染净法,证实圣教“真如能生一切法而真如无生”之开示,依此真见道而能起“渐现观”,故能于自他三业的因果相等渐次得诸现观,了知第八识阿赖耶识具有阿赖耶性而执藏分段生死种,亦即能执藏众生所造作之轮转生死诸业种;菩萨即依真如于诸业作诸思惟观行,始能于业的因果出生初分抉择智慧,而逐渐不再造作能引未来世无益诸苦之业行,即说由此修证发起“初业智”。
  这“后得智”则同于圣 玄奘菩萨于《成唯识论》卷9所说:“后‘相见道’,‘后得智’摄。”[《大正藏》册31,页50,中16-17。] 于相见道中所生起之一切般若智慧,皆是“后得智”所含摄。因此,由《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与《成唯识论》共说的“后得智”,可知“渐现观”就是“相见道”。因此,如何说唯有“真见道”而不满足“相见道”的“渐现观”者,单凭真见道的“顿现观”就可以入地呢?
  ⑥非安立义,非安立真谛,即是真如
  【非安立义,即是真如】。世尊于《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中,开示“顿现观”之亲证是“自内证‘真谛圣智’,于‘真智境’非安立义”;又开示此亲证是“自内证‘最胜义智’所行境界—‘非安立智’所行境界”。
  真如心是法界实相,法尔本有故,本非安立而有,故称“非安立义、非安立智”,故称此胜义真谛为“非安立谛”,不同于 世尊为求二乘解脱之声闻人所安立之世俗谛—安立谛;这大乘法中所亲证的“真智”是依所缘的真如境界—本非安立的第一义谛胜义谛而生起故,即依真如说为胜义谛,说为非安立谛。即依所证的真如无分别智而了别真如心在诸法中运行时所显现的真如性相,说为证得根本无分别智,如圣 玄奘菩萨于《成唯识论》所说。至于非安立谛总说为三品心,其中内容极为庞大繁杂,不是几个刹那便可完成,而是必须前后很多劫中,心心无间都无所疑的观行,方能完成的,详后“非安立谛”文中所说,此不先述。
  由上可知,圣 玄奘菩萨所说的“真见道”就是 世尊所说的“顿现观”;至于非安立义之亲证,以及相见道的非安立谛三品心之亲证,乃至相见道之最后阶段还有安立谛十六心、九心的亲证,这含摄世俗谛而须证阿罗汉果,全部完成方可入地,因此唯有“真见道”之亲证必然无法满足见道的通达位功德,以相见道之渐现观尚未成就故,安立谛的证阿罗汉果亦未亲证故。
  ⑦顿现观是“理则顿悟”的真见道,渐现观是“事次第尽”的相见道
  【理、事之异】。世尊于《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10说:
  
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大正藏》册19,页155,上8-9。]

  这意思是:
  从理上来说,真如的证得是顿悟的,藉由此证悟明心所得的实相智慧而将最初见道上的疑惑烦恼都一起销除;但在事修上则非可顿除一切执取,须以此开悟所得的智慧见地为基础,再于三界之一一法中次第观行,藉由事相上的修行而渐次灭除二障烦恼,直到圆满而方可得二障尽净之境界。
  这“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即是“要藉由诸事相中的观察、观行,方能次第渐除烦恼,无法随顿悟时就可一次断除尽净”,故说“因次第尽(除)”。“诸法之种种‘行相、别相’”都非顿悟时可得证知,修所断之烦恼亦非刹那时间可得尽除,必须渐渐、次第于诸染净法中藉由观察及转依真如而慢慢地断除,然后为证。这也是“顿现观”与“渐现观”的阐释,“相见道”必须要渐次、有次第地证、断,此是唐朝三藏大法师圣 玄奘菩萨所楷定的“真见道”与“相见道”之理,亦是今日师父 平实导师所阐释的真谛,圣者所言丝毫无二,前后一致。
  菩萨在“顿现观”—“顿悟”之后,须继续于诸法诸事之行相来深入观行,亦观真如心于蕴处界世间诸法运行中之行相,以之来契入这后得智,得以理、事无悖,此即“理则顿悟,事则渐修”之理,即依“渐现观”—“相见道”之修行,以现观诸“行相、别相”而渐次成就见道所应证的智慧,直到二见道所应断的二障分别随眠皆圆满断除后,方得入地。
  总结:真见道顿悟是顿现观,相见道渐修是渐现观
  世尊开示“见道”时说有“顿现观”与“渐现观”,即圣 玄奘菩萨于“见道”所说的“真见道”与“相见道”。所谓“理悟、事修”者,大乘“见道”本须先“顿悟”现观此第八识真实心何在,依此第八识的亲证而能现观其所显之真如性相,此即大乘禅宗明心顿悟证真如,即“触证如来藏”便是“顿悟”—“顿现观”,琅琊阁等人不应否定之;悟后转依真如不退而心心无间都无怀疑,即是成就此“顿现观”,方是入第七住位不退之真见道。
  心中若有疑者,即非是真见道之第七住位不退,是故刹那刹那生疑。心心无间而无怀疑者,然后再长劫渐次修习,亲证缘于“真如总相之外的别相、行相”的现观,完成非安立谛三品心的实证,即是 世尊所说的“渐现观”,即“理则顿悟,事则渐修”之次第,即圣 玄奘菩萨所说“先真见道,后相见道”之理。
  圣 玄奘菩萨更于《成唯识论》说前真见道为证“唯识性”,后相见道依相而说证“唯识相”,以“识性、识相”皆不离“识体”,故称“唯识”,则“识用”自在其中,即此阐释佛法“体、性、相、用”之理。圣 玄奘菩萨立名“真见道、相见道”,既不违 世尊圣谕“顿现观、渐现观”之理,又能显明此“理则顿悟,事次第尽”之理,圣 玄奘菩萨之命名“真见道、相见道”可谓护持圣教、总持义理有功!
  世尊已于《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开示有两种见道:一种是顿悟的现观—顿现观,一种是在顿悟后再渐次证得的现观—渐现观;因此“单独依‘顿现观’或依‘渐现观’即可成满见道位”之说法都是伪佛法。由此可知,琅琊阁等人之“顿现观=入地”的主张,如“在很短的时间内(以刹那算)完成相见道,入初地(极喜地)”[ 琅琊阁,〈正觉同修会的明心与见道违背《成唯识论》之处(3)〉:“真见道,是在加行位修至十回向位世第一法时无间证入的;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以刹那算)完成相见道,入初地(极喜地);真见道、相见道都是在初地。”(撷取日期:2021/3/28)https://langyage.pixnet.net/blog/post/111160]、“‘真见道’证真如后,很快(用刹那来说)就完成‘相见道’,不需要等多少‘劫’”[ 琅琊阁,〈正觉同修会的明心与见道违背《成唯识论》之处(2)〉:【“真见道”证真如后,很快(用刹那来说)就完成“相见道”,不需要等多少“劫”。】(撷取日期:2021/4/1)https://langyage.pixnet.net/blog/post/111073]、“真见道、相见道都是在初地”[ 琅琊阁,〈正觉同修会的明心与见道违背《成唯识论》之处(3)〉] 都早被 世尊金口直接戳破了;若犹不肯认错,岂非等同指责 世尊错说佛法,形同谤佛?因此,当尽速改过,对众忏悔,清白自心,方免“不起(善根断尽而不生起)、有堕(有下堕恶道之业果)”之重罪,以谤佛、谤法、谤贤圣之罪极重故。
  三、《大方广佛华严经》名第八回向位为真如相回向
  琅琊阁以为“前面的真见道之亲证唯识性,后来的相见道之亲证唯识相”都是“入地”;然如前说,这些都是自创的恶说。
  诸佛如来早知法界中本有如是慢心高涨、不受善知识教导、反来扭曲经论意旨、毁谤善知识之人,为了悲悯这些众生,诸佛如来就于大乘菩萨五十二阶位的名称中,直接驳斥了这“见道就是入地”的恶说。
  ①第八回向位是唯识相观行回向,属相见道
  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3〈十回向品 第25〉开示,第八回向位是名为“真如相回向”。[《大正藏》册10,页124,中25-下10。] 诸佛如来皆将三贤位的第八回向位定名为“真如相回向”(又名“如相回向”),即是真如“唯识相”的回向位,即表示此位菩萨能现观“唯识性”与“唯识相”,而且能“以一切善根顺真如相回向”;施设此“真如相回向”之名称,亦是以免有人大妄语“真见道之证唯识性即已入地”而入恶道,或执此恶见与大善知识起诸见诤,成就抵制正法的大恶业。真如心就是《成唯识论》等诸圣教所开示的见道之目标,依唯识故,有时亦称为“唯识真如”;即此“唯识性”而有“唯识相”的观行,亦说为“真如性、真如相”(真如普摄诸法故)。此名称“真如相”,即“唯识相”,即第八回向位是属于“相见道”之所修学,而“相见道”尚且还在地前,如何可说早于“相见道”之前的“真见道”就已然入地?或者说要到入地时才是真见道?因此,这“真见道=入地”、“入地=真见道”必是恶见!当知已经成就错说佛法乃至未证谓证的大妄语业。
  亦即琅琊阁自创的“琅琊阁真见道=入地”严重违背三世诸佛如来所说,因为佛佛道同,每一尊如来都会开示菩萨道五十二阶位,都会施设这第八回向位是“真如相回向”。若依琅琊阁所主张“真见道、相见道都是在初地”的话,则第八回向位的菩萨应无法观行“真如相”,尚未入地故;这样坚执恶见的琅琊阁,岂不是在变相指责三世诸佛皆将此大乘阶位名称与证量都定错了?岂非毁谤三世诸佛?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0〈十回向品 第25〉说第八回向位菩萨:
  
知如实理,观诸法性皆悉寂灭,了一切法同一实相,知诸法相不相违背。[《大正藏》册10,页162,上25-27。]

  疏解经文大意如下:
  第八回向位菩萨清楚知道这法界如实的理体—真如心,故能于此位中,细观诸法之法性都摄属如来藏之局部体性而皆悉寂灭,以依空性如来藏而得出生此诸法乃至法性故,了达一切诸法之法性、法相皆同样是由唯一实相心所生显而皆为“唯识性、唯识相”所含摄,从来无离于此实相真如心体(理体)之外;此第八回向位菩萨如是善知诸法之法性、法相从来无有违背于“万法唯识”之正理,亦善了知诸法法住法位而不相凌灭的真谛。
  这经文很清楚说明了此阶位是亲证法性—第八识的真如法性,是依此亲证真如的智慧,来作一切法的观行,知道一切法的实相法相就是真如法相,所以依真如说“性、相”;这是说菩萨从第七住位依亲证此真如理体的实相智慧为根本,真实转依不退而且圆满真见道之观修内涵后,进入相见道位修学,渐次发起诸后得智,如是次第转进方能至此第八回向位。这也说明了“真见道”必在第八回向位之前,因此,仅有证得真见道时,本来就无法入地。
  ②《华严经》宣演一百个譬喻真如的真如相观行
  又当知此第八回向位菩萨,依所亲证的真如智慧(根本无分别智及后得无分别智)来观行唯识相位的真如相,这有哪些现观的实质内容呢?《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0〈十回向品 第25〉说此第八回向位菩萨依所亲证的真如相回向:
  
譬如真如,遍一切处,无有边际;善根回向亦复如是,遍一切处,无有边际。
譬如真如,真实为性;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了一切法真实为性。
譬如真如,恒守本性,无有改变;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守其本性,始终不改。
譬如真如,以一切法无性为性;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了一切法无性为性。
譬如真如,无相为相;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了一切法无相为相。……
譬如真如,无有断绝;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于一切法得无所畏,随其类音,处处演说,无有断绝。
譬如真如,舍离诸漏;善根回向亦复如是,令一切众生成就法智,了达于法,圆满菩提无漏功德。……
譬如真如,于三世中无所分别;善根回向亦复如是,现在念念心常觉悟,过去、未来皆悉清净。
譬如真如,成就一切诸佛菩萨;善根回向亦复如是,发起一切大愿方便,成就诸佛广大智慧。
譬如真如,究竟清净,不与一切诸烦恼俱;善根回向亦复如是,能灭一切众生烦恼,圆满一切清净智慧。[《大正藏》册10,页162,中4-页164,中2。]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0〈十回向品 第25〉阐释“菩萨摩诃萨‘真如相’回向”时,举示一百处“譬如真如”,教诲诸菩萨摩诃萨当逐一亲证诸“唯识相”相应之智慧(后得智)而圆满此真如相—唯识相的细观,并且将诸善根依此真如相而作回向。此位菩萨摩诃萨能深入观行八识心王现行和合运作以及万法唯识所生显之法相—真如相、唯识相,即属于“相见道”的内涵;然此时尚在三贤位中,如何有人却说“真见道之证唯识性、相见道之证唯识相都是入地”?
  当知这一百处“譬如真如”,都是三贤位证悟菩萨继续修学相见道内容时,于第八回向位所须观行之法;菩萨依所亲证第八阿赖耶识真如心体,作种种唯识相之观行,方得成就此第八回向位,亦即这些观行内涵皆须于地前修学亲证之。当知真见道时之亲证、胜解阿赖耶识心体,即得观察阿赖耶识之法性—“证唯识性”,此即“真见道”而入于第七住位;又此第八回向位仍属于“现观真如相”的“相见道”位,皆得现观真如相及依诸真如相而回向之,如何琅琊阁可以说“观察阿赖耶识的体性只能在初地”?更来立论“证悟入见道的真见道就是初地”?此诸立论咸皆虚妄,等同谤佛、谤法亦谤贤圣。
  中国人崇尚文字简洁,因此,译师有时会将“真如”译为“如”(亦有译为“如如”者),即第八回向位也称为“‘如’相回向”,如《楞严经》、《菩萨璎珞本业经》与佛驮跋陀罗所译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说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8:“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唯‘即’与‘离’二无所著,名‘真如相回向’。”《大正藏》册19,页142,下2-3。《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释义品 第4〉:“名如相回向。”《大正藏》册24,页1017,下14。],这和实叉难陀译的《大方广佛华严经》说“‘真如’相回向”的意思无别。
  凡此诸经皆证明了菩萨学人在第八回向位时,须深入“真如相”观行;因此,当信诸经所说,既然是深入各种“真如相”的观行,当知即是依真如作一切法“唯识相”的观行,而圆满第八回向位所应证一切诸法中的真如观行;然则,如何可说未证“真见道、唯识性”而能作此地前第八回向位的观行呢?又如何可说未得第八回向位的一切诸法真如之观行者,仅凭真见道总相粗浅的智慧便可入地?因此,仅有亲证“唯识性”的“真见道”必然无法圆满见道位而入地,只合于 佛陀经中所说住于第七住位不退。
  ③真如—真实性与如如性,三世诸佛同说
  至于“真如”的意思,《大方广佛华严经》说的“譬喻真如”中,有“譬如真如,真实为性”、“譬如真如,恒守本性,无有改变”等,这就是“真如”的意思—“真实性”与“如如性”的意思,“恒守本性,无有改变”即是“如如性”之意。然琅琊阁却如此呰毁师父 平实导师:【望文生义:比如“真如”的梵语是tathatā.,没有真实和如如(对六尘境界不动)的意思。】[  琅琊阁,《〈正觉同修会的明心与见道违背《成唯识论》之处(2)〉》https://langyage.pixnet.net/blog/post/111073(撷取日期:2020/7/7)]
  当知“真如心”本有“真实性”与“如如性”,而这“如如”的意思就很广了,但琅琊阁仅关心他括号内所说的“对六尘境界不动”(因他只知此);当知这是真如心体的法性之呈现—真如心第八阿赖耶识心体无始以来即不分别、不相会、不了别六尘境界,故于六尘境界如如不动。且此“如如”不是只有“对六尘境界不动”的意思而已,还有“不与一切诸烦恼俱”、“一切烦恼不能染污、不能动摇”的意思,乃至对诸多法性以及所有智慧全都如如不动,故说真如“恒守本性,无有改变”,乃至佛地无垢识仍是真实而如如。
  如来于《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69〈法性品 第6〉已金口亲宣“真如”:
  
性是“真实”、远离颠倒,性“不变异”,故称“真如”;是圣智境,故名“胜义”。[《大正藏》册7,页937,中29-下1。]

  这意思是:
  本性是“真实”,从来非虚妄、远离一切颠倒,本性从“不变异”—“如如不易、如如不变”,故称此心为“真如”;这一切是圣智所行的境地,因此称为“胜义”—过于世间之真正殊胜的正义。
  如 佛所说,“真如”是由“性是‘真实’”以及“性‘不变异’”的意思来命名的,此即“真实性”与“如如性”之意,即tathatā的真实义;其中,“不变异”即是“如如”。如来如是痛击琅琊阁之流,如何说“真如”tathatā“没有真实和如如的意思”?假使“真如”不是真实而不可坏,如何可名“真如”?
  仅此即知,真正“望文生义”者是琅琊阁他们自己,彼等诸人于大乘见道最根本的“真如”名相都不如实知!所以,当他们自以为懂得名相时,不过是自以为比别人懂得如何查梵字,却如此“望字生义”,就对善知识生轻蔑想,乃至诬责 平实导师望文生义,实际上他都不知道他是在毁辱 如来之正真说法;以佛弟子身分而犯下谤佛的大恶业,犹不自知。由此可知,琅琊阁的“名相”解释都还诬谤谤 如来,本是一团败絮,何曾真的懂过佛法!以其所知所见而言,仍属十信位未满足。(待续)
相关文章
空谷跫音(连载01)----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02)----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03)----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04)----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05)----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06)----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07)----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08)----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09)----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10)----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11)----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12)----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13)----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14)----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15)----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16)----大风无言老师
空谷跫音(连载17)----大风无言老师
 
标签: 电子书

本文标题: 空谷跫音--护持贤劫千佛(连载十六)----大风无言老师

本文链接: http://www.4fo.cn/book/2/580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 佛法读书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佛医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网站、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空谷跫音--护持贤劫千佛(连载十六)----大风无言老师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内容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佛医网",获得佛法精华好文,佛教正法资料!